2013年3月21日 星期四

什麼是「交感神經」與「副交感神經」

持續的焦慮不安、消化不適等身心症狀,當我們前往就診而醫師可能會說:這是自律神經的問題;倒是患者往往心裡納悶,啥米叫做「自律神經失調」?要瞭解這個診斷名詞,可以先從自律神經瞭解起:人體有「中樞神經」和「自律神經」,中樞神經掌管思考、情緒、動作、行為等,這些功能表現可受意識控制;而自律神經是自己無法控制,負責心跳、呼吸、血壓、體溫等,重要生理功能的維持與協調。自律神經系統由延腦和下視丘發動,傳達到人體各個臟器進行調節,即使在睡眠或無意識狀態,器官運作仍然持續而不會停擺。

自律神經分為「交感神經」與「副交感神經」。

交感神經是促進性的,當我們感受壓力、危險時,身體就會啟動相關必要的機能,例如:心跳加速、血壓上升、呼吸變快、體溫增高,讓人體保持警覺、提高專注力,達到可以積極應變的狀態。副交感神經是抑制性的,負責讓人體鬆弛休息、保存體力、促進消化、睡眠啟動等。

可以簡單形容比擬,交感神經像是汽車的油門、副交感神經就像煞車,兩者作用相反但又相輔相成,當油門與煞車可以正常運作,車子開得動也停得穩,才能安全適切地發揮完整的功能;所以人體自律神經的作用,也需要兩個系統正常拮抗調節,否則就會導致所謂的「自律神經失調」。

一旦發生自律神經失調,臨床的症狀表現,就看這兩者誰強誰弱,如果是交感神經過強,就會出現焦慮緊繃、心跳很快、血壓升高;如果是副交感太強,就容易覺得疲憊懶散、精神不濟、體力下降。

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是全身性的,不一定作用在交感神經或副交感神經;以睡眠為例:睡眠品質由大腦控制左右,但睡眠的啟動,則要靠自律神經正常調節,因為交感是促進,副交感為抑制,所以當交感神經減弱、副交感增強時,才能進入睡眠;睡醒時,則是交感上昇,副交感下降。

現代人承受許多壓力的情況下,會讓體內可體松(皮脂類固醇)分泌增加,提高交感神經的興奮度,當我們應該休息睡覺時,交感神經仍然亢奮作用,副交感就無法運作啟動睡眠,所以會睡不著。而有些憂鬱症患者則是剛開始能入睡,但睡眠中交感神經仍然持續運作,整個自律神經無法適當調節,人體無法放鬆、休息,也會產生半夜心悸、早醒的症狀。

身體的內臟器官,例如:心臟也是受到自律神經調節,當自律神經失調,心臟會產生胸悶、心悸、心跳加速的症狀;至於其他的生理失調症狀:手抖、頭痛、盜汗、腹瀉或便秘、腸胃不適、頻尿等現象,每個人遇到的問題可能都不一樣,就看是哪個部位的自律神經相對敏感所導致;遇到壓力的時候,有人鬧肚子腸胃出狀況,有人則是頭痛,道理就在這裡。

雖然,自律神經無法透過意志控制,但是可以強化我們中樞神經的調節性,當出現壓力情境時,首先學習清楚辨認,掌握身心的反應訊息,也開始選擇自己面對壓力的因應態度:除了獨自面對壓力,是否能夠尋求其他資源?「危機也可以是轉機」、「壓力能夠激發潛力」等;其次,面對壓力「不處理也是一種處理」,一味急著回應、抵抗,反而容易陷入慌亂,何妨試著跳脫當下的泥淖,「轉移注意力」,為自己爭取適度的空間與時間,終究能夠找到更恰當的解決辦法。而且,壓力誘發的自律神經失調症狀,也可以透過放鬆、運動、作息調整等方式,開始適當的身心保養,其實調整體質,就從改變不良的生活形態做起,部分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,是可以逐漸調整改善的。


張育彰醫師小檔案
現任: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   
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精神科、憂鬱症衛教駐院醫師
學歷: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
經歷:台北市立療養院住院醫師
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特約醫師
名恩療養院醫療副院長
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
專長:精神復健治療壓力調適婦女心身醫學

網址:張育彰醫師的個人專區

本文作者【臺安醫院 張育彰醫師】
本文由【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】提供


//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   
 
 
 
  
交感神經VS副交感神經
  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神經纖維在不同的地方離開中樞神經系統:交感神經從脊椎胸椎到腰椎的部位;副交感神經則從腦及薦椎的部位。因此,交感神經分之又稱為胸腰分支,副交感則稱為腦薦分支。在交感和副交感神經分支中,其節前及節後神經元間主要分泌的神經傳導物質都是乙醯膽鹼
 
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功能上的差別:
交感神經
  交感神經系統對各器官的功能根據所支配的器官不同而異,但有兩個主要的特點:
  1.交感神經興奮時伴有機體能量消耗的增加
  2.在危急時交感神經興奮:例如交感神經興奮使心血管活動亢進(心率增快、心臟收縮力量增強、血壓升高)、血液循環加速、腎上腺素分泌與肝糖原分解增加,血糖升高,支氣管平滑肌抑制使呼吸道氧吸入增加,這些反應均有利於將更多的營養物質與氧攜帶到骨骼肌,提高其工作效率,並可加速將組織的代謝產物運送到排泄器官。

副交感神經
  副交感神經分支到達所支配的器官,發揮其不同的功能,但總的特點是減少消耗、保存能量,且作用的部位較局限。例如使心跳減慢、血壓下降、消化活動加強等;使交感神經活動加強後的器官功能引向正常功能水平。
  總之,交感神經系統和副交感神經系統兩者之間相輔相成,共同使內臟功能處於一個適中的程度,即一個正常機能狀態。
  下表簡述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活化所產生的作用。注意這些作用通常是相互拮抗的。
自律神經系統
結構
交感神經的刺激
副交感神經的刺激
虹膜(眼睛肌肉)
瞳孔放大
瞳孔縮小
唾液腺
唾液減少
唾液增加
/鼻腔黏膜
黏液減少
黏液增加
心跳加快
心跳變慢
支氣管肌肉放鬆
支氣管肌肉收縮
降低蠕動
分泌胃液;蠕動增加
小腸
蠕動減少
消化作用增加
大腸
蠕動減少
分泌及蠕動均增加
刺激肝醣轉換成葡萄糖的反應
腎臟
減少尿液分泌
增加尿液分泌
腎上腺髓質
正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加
膀胱
囊壁鬆弛
尿道括約肌關閉
囊壁收縮
尿道括約肌鬆弛




//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疲勞類型檢測》副交感神經活躍型



副交感神經






讓副交感神經興奮起來
身心合一話健康〈五〉
封莉莉  免疫學專家
 
副交感一興奮起來,表現的是血管舒張、血壓下降、心跳減緩、代謝水平減緩、能量保存和器官修復。為什麼我們人體的這種功能不強一點?你得怪怪你自己……


一個人可以為自己做非常、非常多的事情來預防疾病。這些事情體現在生活的每一點一滴上,比方如何待人,如何待己,如何對待社會上的事情,每天都在體現著,而且這個決定權就在我們自己的手上!

如果一個人沒有太多心事的話,晚上累了,回到家裡睡個覺,第二天早上起來,感覺好多了,因為他休息過了。他的身體在不受大腦皮層的刺激控制下的一個自然調控機理,在為他調整身體。但是由於現代人太緊張了,把緩和生理機能的作用徹底抵銷了。他的每個細胞都在緊張,每個分子都在緊張,因為他的神經系統處在一個極度緊張的狀態中。

人體有兩套神經系統,第一套是中樞神經系統,可以控制喜怒哀樂,可以運動、談話、走路,或是跑跳。但是有一個東西是我們沒有辦法控制的,比方說我們的意念動不了胃腸或肝臟,因為那不是受中樞神經控制的,那是受自主神經控制的。


交感戰鬥 令人渾身難受

自主神經是一套非常有趣的陰陽組合。陽是交感神經,陰是副交感神經。陽主要是管戰鬥,所以當一個人緊張的時候,當他跟別人打架的時候,當他怒從心起的時候,就是交感神經在興奮。它興奮的時候會叫人渾身難受。所以一個發脾氣的人會頭疼,有時候會心臟病猝發。

說實話,當我看到SARS病人的表現時,給我的感覺就是超強的癌症病人的反應。最後這些SARS病人是死於像溺水一樣的症狀,因為肺部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癌症細胞、各種壞死組織,和各種各樣癌性的液體,他的肺臟是被堵死的,被塞死的,窒息而死,這是交感神經的作用。


副交感興奮 讓人身心舒適

副交感神經是幹什麼的?副交感有個名稱是「休息」和「消化」,這聽起來就很舒服了。副交感一興奮起來,表現的是血管舒張、血壓下降、心跳減緩、代謝水平減緩、能量保存和器官修復。為什麼我們人體的這種功能不強一點?你得怪怪你自己。因為這兩套系統是相互抑制拮抗的,也就是如果交感要是興奮,副交感則無能為力。

所以,一個人要想真正的抗SARS,他要真正放輕鬆。當然要戴口罩、要灑消毒水,要做一些增加免疫力的東西,他可儘量去做,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向內找,因為如果不檢查自己精神層面的東西,就是做了再多的外在防護也有可能是白做。為什麼? 〈下期預告:「內在的美麗」讓你健康〉

免疫學家封莉莉 系列講座



  
Back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